(原标题: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的真实与虚构)
暑期热播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日前已完结。该剧是近年来获人气最高的历史剧之一。东汉作为一个存在感非常低的王朝,民众对他的印象大多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东汉建国史的关注,稍稍增强了东汉王朝的存在感。从影视角度评价,该剧算得上是一流作品。从史实的角度来看,也基本尊重了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的历史大背景,虽有诸多篡改、虚构之处,但电视剧毕竟不是纪录片,不需要完全尊重历史。
但本着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本文打算对剧中虚构的重要剧情做一些澄清,也算普及一下东汉建国及初年的历史。
刘秀与阴丽华是如何认识的?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在剧中,刘秀与阴丽华相识于长安太学。阴丽华作为一个“插班生”在长安太学结识了刘秀、邓禹、刘玄等人。在太学期间,刘秀、邓禹、阴丽华三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且刘、邓二人都在此时对阴丽华心生爱慕。
事实上,刘秀年少时,只是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虽去过长安求学,但不太可能是太学。阴丽华更没有太学学习的经历。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倒是事实。刘秀出生于济阳,后回到舂陵。阴丽华则生于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舂陵距新野并不远。《后汉书》说:“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这里讲的很明白,刘秀曾去过新野,且听闻阴丽华的美貌,便“心悦之”。丽华的美貌可能在新野是广泛流传的。那么刘秀在新野有没有见过阴丽华?无明文记载,但有可能见过。否则,仅仅是因为闻其美貌,便做出“娶妻丽华”的决定,不太符合常理。刘秀的姐夫是邓晨,邓家也是当地的豪门大户,且于阴家有姻亲关系。刘秀若通过邓家这层关系,接触到阴丽华不算太难。刘秀见到阴丽华本人,可谓“一见钟情”。后至长安,便发出“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
至于邓禹对阴丽华的爱慕,纯属虚构。大概是因为剧情的需要,“女主”至少需要两到三个角色的倾心,也是中国爱情剧的一贯风格。
阴丽华在刘秀创业中是否“一路相随”,立下汗马功劳?
在剧中,阴丽华武艺高强,参与了“舂陵起兵”,化名“阴戟”,并与刘縯结为“兄弟”,担任护军,随军攻城伐地,手刃王莽的大司徒王寻,可谓功劳巨大。又追随刘秀去河北,数次挽救刘秀于危难。直到受箭伤,听闻刘秀要娶“过珊彤”,才离开刘秀,后被刘玄掠至长安加以软禁。剧中的刘秀与阴丽华由袁弘和林心如饰演
事实上,阴丽华的这些经历全是虚构的。阴丽华没有参与“舂陵起兵”,更没有随军征战。昆阳之战后,刘縯被害,刘秀自身难保,回到宛城后,刘秀不表昆阳之功,亦不与刘縯部属私下接触,同时不为刘縯服丧,饮食、言笑一如往常,并决定娶阴丽华为妻。刘秀此时娶妻有自保的成分,与剧情基本一致。只是剧中加上了刘玄有纳丽华之意,更加凸显了刘秀此时娶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更始元年(23年)九月,刘秀在与阴丽华新婚仅三个月后,即受刘玄所遣去洛阳修缮宫殿,刘秀只得将阴丽华送回新野。不久,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去镇慰河北州郡。阴丽华回到新野后,又随阴识去了淯阳邓奉处。直到刘秀登基称帝,定都洛阳,才被接回。因乱世消息闭塞,阴丽华与刘秀是没有联系的,也不知道刘秀取了郭圣通(剧中为过珊彤)。甚至不知其死活,做好了离丧的准备。阴家也没有剧中所言那么大的势力,在河北布满了“影士”。
可以说,在刘秀创业的过程中,阴丽华起的作用并不大,影响也小于郭圣通(剧中为过珊彤)。
刘玄与阴丽华有何关系?
在剧中,刘玄是长安“太学生之首”,是阴丽华生母的徒弟。从小与阴丽华相识,与阴丽华是故交,后来对丽华有爱慕的倾向,只是不那么强烈。阴丽华在被王莽军队追杀时,还被刘玄搭救。在刘秀征战河北之时,刘玄将丽华软禁于长安,以此牵制刘秀。剧中的刘玄与阴丽华
事实上,这些剧情全属虚构。刘玄没有在长安太学求学的经历,更非阴丽华生母的徒弟,与丽华也没有丝毫关系。刘秀征战河北之时,刘玄在长安,丽华在淯阳,也无任何交集。刘玄是南阳刘氏族人。地皇三年(22年),发生大病疫,绿林军各部分散引去。王匡、王凤等北入南阳,号为新市兵。王匡进攻随州失败,陈牧又聚众千余人,号为平林兵,以为响应。刘玄前往投奔陈牧,担任陈牧手下的安集掾。后来绿林军重新崛起,声势壮大,各将领就共同商议立刘玄为天子。一来需要汉室的招牌,二来刘玄毫无势力,容易控制。
“过珊彤”与“过家”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
在剧中,刘秀娶“过珊彤”后,对其非常冷淡,引发“过珊彤”对阴丽华的憎恨。“过珊彤”与“过家”的形象可谓恶贯满盈。一次次刁难、谋害丽华与阴家、丽华所生皇子,甚至是刘秀本人。从刁难到陷害,再到谋杀,无所不用其极。阴丽华的母亲、两位弟弟、幼子,以及琥珀皆死于“过家”之手。最终,刘秀忍无可忍,“过家”自然是以凄凉的结局收尾。
实际上,以上剧情大多也是篡改、虚构的。剧中过珊彤的形象
刘秀娶郭圣通的原由,剧中讲的很明白,即:为了联合真定王刘扬共同对抗王朗政权。与史实也基本一致。剧中更加深化了刘秀的不情愿,以显示刘秀对阴丽华的一往情深。刘秀娶郭圣通后,对其是比较宠爱的,而非剧中的异常冷淡。郭圣通舅舅真定王刘杨在刘秀平定河北中起得作用也相当大,而非剧中的轻描淡写。历史上,真定王刘杨选择刘秀后在河北产生的连环效应,是难以估量的。
刘秀称帝初期,郭圣通与阴丽华在刘秀心中的地位,应该是“半斤八两”的,刘秀并无明显的偏爱。郭圣通与阴丽华的关系也很好。阴丽华母亲、幼弟死于盗贼之手,与郭家没有关系。幼子刘衡早夭,也没有证据表明是郭家所为,郭家也无此必要。阴兴之死当然也不是郭况(剧中为过康)的毒药所致。
历史上,郭家真实的形象是非常正派的。郭圣通是一个贤后,她和刘秀、阴丽华的关系都很好。郭圣通的母亲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而非剧中的“恶毒妇人”。郭圣通的弟弟郭况(剧中为过康)也是相当不错的。《后汉书》说:“帝善况小心谨慎,年始十六,拜黄门侍郎。二年,贵人立为皇后,彊为皇太子,封况绵蛮侯。以后弟贵重,宾客辐凑。况恭谦下士,颇得声誉。”这与剧中的“过康”完全两个形象。
至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剧中的主角只有郭圣通与郭况采用了化名,这实在是因为二人在剧中的化身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相差太大,为了表示对郭圣通以及郭家的尊重,故采用化名。
郭圣通被立后、废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剧中,“过珊彤”被立为皇后,主要是由于河北众将的强大压力,更因为刘秀四面作战,江山不稳,不得不屈服于“河北集团”的压力。在此,刘秀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愿与无奈,让人同情。郭圣通与刘秀画像
事实上,以上因素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只是没那么明显与强烈。刘秀之所以选择了郭圣通而非阴丽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东汉建国中,阴丽华起的作用很小,远远低于作为连接真定王室与刘秀之间桥梁的郭圣通。在出身上,阴丽华虽出身豪族,但无法比拟刘氏王族。且郭圣通已有子,与刘秀在河北还有“患难之情”(阴丽华一直呆在南阳)。
第二,虽然刘秀认为阴丽华“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有立她为后的倾向,但刘秀对郭圣通并不排斥,单就感情而言,此时二人在刘秀心中的地位基本持平。
第三,朝臣倾向于立郭圣通。郭圣通在东汉建国中,起到一定作用,且一直伴驾左右。东汉初年的功臣宿将,除了少数人是刘秀去河北之前追随的,大多是刘秀在河北征战期间追随的,只知郭圣通,而不清楚有阴丽华。且郭圣通有子,这是保障王朝传承的根本。因刘秀常年征战,朝臣更加需要继承人。
第四,阴丽华本人对后位“坚辞不受”。这恐怕是真心实意的“坚辞不受”,因为阴丽华有自知之明,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自己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
第五,真定王刘杨意图谋反,还未有所动作,便被诛杀,真定集团人心惶惶。建武初年,政局动荡,北方幽州彭宠反叛,内有内黄五校作乱,刘秀面临关中、南阳、淮阳等地多线同时作战的困境。新生政权面临巨大危机,搞不好就像更始政权一样匆匆覆忘了。虽然此时真定集团难以与刘秀对抗,但可以联合彭宠共同反叛,刘秀则抽掉不出足够的兵力平乱。此时唯有设法安抚,郭圣通被立皇后,刘强被立太子,刘杨之子袭封真定王,以此缓和与真定集团的矛盾,稳定新生政权。
总之,以上诸多因素,使得东汉首任皇后是郭圣通,而非阴丽华。
建武十七年(41年),郭圣通被废。在剧中,“过家”的所作所为,卑劣手段,实在是千夫所指被,废后位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历史上,这些卑劣的手段均是不存在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郭圣通被废呢?
尽管刘秀早期对郭圣通并不厌恶,且宠爱有加。但刘、郭二人的结合从根本上说,是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当这些现实因素不再存在,维系刘、郭关系的根本也就动摇瓦解了。到了建武十七年(41年)底,天下统一,国家安定。通过“退功臣进文吏”,设尚书台,打击地方豪强,刘秀已经牢牢掌握大权,已经能够控制废后易储,国本动摇造成的政治影响。维系刘、郭关系的根基便不复存在。
尽管如此,也不意味着郭圣通一定被废。《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剧照
实际上,郭圣通担任皇后17年,并无“大过”,刘秀废后的理由也不是很充分。《后汉书》说:“其后,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十七年,遂废为中山王太后。”郭圣通因“宠稍衰”而“数怀怨怼”,自然招致刘秀的更加远离。而阴丽华与刘秀结于微贱之时,以“坚辞不受”表现出豁达的胸襟,又与刘秀的感情长期保持着温度。总的来讲,还是刘秀个人感情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此外,此次易后也有政治上的考虑。“南阳集团”与“河北集团”是刘秀得以建国的的两大力量,从血缘与感情上讲,刘秀当然更加信任与依赖“南阳集团”。但在建国初期,“河北集团”明显占据上风,是刘秀最主要的依靠。随着天下统一,国家安定,早期的“河北集团”则逐渐退出了舞台,“南阳集团”(加上河西的“窦融集团”)成为刘秀治国的主要力量。郭圣通的命运当然受此影响。
也正是因为刘秀废后理由并不十分充分,郭圣通被废后,郭家得到了大量补偿。郭圣通得到了“王太后”身份。到了建武二十年(44年),“中山王辅(郭圣通之子)复徙封沛王,后(郭圣通)为沛太后。况(郭圣通之弟郭况)迁大鸿胪。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二十六年,后母郭主薨,帝亲临丧送葬,百官大会,遣使者迎昌(郭圣通父亲)丧柩,与主合葬,追赠昌阳安侯印绶,谥曰思侯”。郭圣通的从兄第郭竟、郭匡被赐侯爵,就连郭姓的女婿陈茂都被封侯。郭家不仅在建武一朝,在后来的明帝、章帝时代,都长期保持了显赫的地位,尊贵无比。
阴丽华被立皇后,刘秀下令“不得上寿称庆”。至此,满朝无声。
电视剧的上述篡改与虚构是为了提升阴丽华与刘秀的个人形象,以符合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为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价值观。诸如:不含杂质的纯真爱情;糟糠之妻不可弃;夫妻之间有难同担,有福同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但是,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有责任让广大民众了解真相,还原真实的历史形象,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
(原标题: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的真实与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