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但是能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却屈指可数,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分别是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美国普拉特·惠特尼。一台航空发动机从纸面的设计数据到最终装机服役需要一个漫长的研制过程。这其中包括了最初的论证到方案,再到进行技术验证的工程研制阶段,之后才能设计定型,最终生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航发是国家意志和力量的体现,首先一型研发周期普遍在10年左右,其次,便是天文数字的投入,小国穷国的国力是无法承受的,最后得需要数十年基础的积累,如大型风洞、跨音速风洞、激波风洞、高空台、鸟撞、转子破裂实验台、万吨级水压机等技术突破。
日本的航空工业在“二战”后被拆分,但随着其“亚洲桥头堡”地位的凸显,美国开始扶植日本航空企业。日本政府也大力支持航空企业成长,日本目前也研发出了,推力达到15吨的航空发动机,这标志着日本航空发动机技术取得重要进步,已经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有能力为新一代战斗机独立研制新型高推重比发动机。
从日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该型发动机全长约4.8米、直径约1米,中间推力11吨以上,最大推力15吨以上,其性能是全面对标美国F22战机的F119发动机。日本虽然除了此次公布的XF9-1,之前还研制过的发动机整机型号包括XF5-1战斗机用发动机和XF7-1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表示日本已初步具备了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发的能力。
但是日本虽然研发出了XF9-1发动机的原型机,并不意味这款战斗机的发动机未来能够量产,且对日本整个航空工业的实际作用有限。从日本独立研发的航空发动机的角度看,无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涡轮轴发动机,貌似组装、仿制的经历并没有真正提高日本独立研发航空发动机,每一个型号的生产都离不开美国原产的核心零部件。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国GE,英国罗罗,加拿大普惠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想进入这个市场分杯羹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日本来说,选择和这些公司合作开发才是唯一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