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长跑赛道上,大象保险的守与进

admin 2019-07-14 10:12:16 导读

导读 : 2013年,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横空出世,引爆了互联网保险发展热潮。根据腾讯微保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互联网保单量在5年间增长...

创业,互联网,社交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猎云网(ID:ilieyun),作者:田甜,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2013 年,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横空出世,引爆了互联网保险发展热潮。根据腾讯微保发布的《 2018 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互联网保单量在 5 年间增长了 18 倍,目前互联网保民数量约在2. 22 亿左右。有预测认为,到 2021 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1. 4 万亿人民币。

看上去很美的行业,实际发展却波折重重。首先,由于处在草莽发展阶段,行业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国家连发多项监管政策,行业监管趋于严格;其次,互联网保险的盈利及发展模式也尚在探索中。如众安在线、安心保险等行业巨头也面临着持续亏损的窘境。

“国家对互联网保险监管趋严,好像大浪淘沙,对行业发展是好事。”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田立文对猎云网表示,互联网保险是长跑赛道,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产品、服务和品牌上打好基础。

大象保险成立于 2015 年,与市场上其他定位创新性保险或者保险企业服务的平台不同,大象保险的定位是数据和技术驱动保险顾问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保险和延伸金融服务。CEO杨喆曾表示,保险电商只是中间态,保险大数据服务平台才是发展目标。

回顾近 5 年发展历程,田立文表示,其中的辛苦不亚于体力活。然而,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上的坚守已经在释放边际效应。同时,由于本分地坚持技术研发,不打擦边球,公司受到监管的影响相对小很多。他还透露,在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策略的基础上,公司倡导的“保险+医疗健康”已经实现落地。

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对消费者而言,以传统方式购买保险比较被动。传统保险是代理人营销驱动,代理人在跟前介绍产品,用户很少有机会或能力对产品进行分析和选择。代理人可能出现过度营销的行为,一般都建议用户买重疾险。但是否有更好的产品,是不是有更低价位的同类产品存在,消费者很难知晓。对此,田立文表示,“互联网保险是改变过度营销和信息不透问题的利器。”

为了改变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情况,大象保险推出——保障知识图谱概念。据田立文介绍,这是大象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在用户保障领域的一个应用性探索和概念定义。其主要用途是,用户在大象保险平台上输入自己的投保条件和需求时,保障知识图谱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客观中立的建议。

知识图谱的背后的支撑来自大象 5 年来梳理出的疾病知识库、行业险种知识库、多维立体用户画像。田立文表示,这些数据库是大象保险在对疾病、险种等数据样本做了原子化拆分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目前,相关的数据模型已经建立起来,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原来每个月只能做几十款险种的拆分,现在可以达到几百款。

据田立文介绍,大象保险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从产品设计、核保、承保、保单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赋能。

在产品的设计上,传统的精算设计主要基于生命周期表、客户的订单属性及历史数据。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算设计可以融合用户信用评价信息、医疗健康信息等,能够根据个人的情况在费率厘定、保障责任设定上做差异化定制,更加符合某一垂直领域特殊人群的保障需求。

在与众多保险公司的合作中,大象保险与之联手推出了诸如防艾险、糖尿病并发症险、肾病险、肝病险这些基于数据的保险产品,非常受欢迎。“新技术的赋能下,我们对用户健康和非健康的判断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据了解,在服务侧,大象保险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打造了包含智能保险顾问、保险产品对比、智能核保和云保单管理等四项产品和服务。

以保险产品对比为例。不同用户在选购某一险种时有不同诉求,如投保条件宽松、价格便宜的,或者是保障最充分的。面对一众保险公司的同类型产品,用户常常无所适从。在大象保险的平台上,用户可以随便拉出两个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对比,通过后台的数据库,大象保险可以提供一个M值评,帮助用户判断,哪个产品更适合自己。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下一篇:北京市关于申报2019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工资的通知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