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保险板块开年以来持续走低,新华保险甚至出现了股价闪崩,拖累板块走势。1月14日,五只保险股均下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单日跌幅分别为1.64%、1.97%、0.73%、1.37%和1.46%。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保险行业估值已接近绝对历史低点,存在估值修复空间。A股保险板块基本面向好的局面逐渐形成,一方面随着行业转型,保险业受开门红不利的影响逐渐减少,对养老、健康等险种的需求正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尽管利率下行趋势仍在,但其对保险股估值的负面影响已基本出清。
负面因素基本出清
从上市险企的基本面来看,保险业正面临“开门红”不红和低利率环境双重压力,但上市公司的潜力仍被券商分析师所看好。
根据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10日“开门红”新单保费,除中国人寿以36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0%外,其他上市险企均为负增长,中国平安220亿元,同比降低30%;中国太保50亿元,同比降低50%;中国太平75亿元,同比降低5%。
“开门红”是保险公司主要推动储蓄型产品销售的时点,为了达成巨量保费收入,此前保险公司多推出“快速返还型年金+万能险”类的保险产品,理财属性强。但是自2017年原保监会下发“76号文”和“134号文”后,这类“名保险实理财”的产品受到限制,年金险业务普遍收缩。
银保监会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前11月,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7万亿元,同比下降4.75%。受此影响,险企“开门红”产品逐渐向保障类产品转型。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大型险企如泰康、太平,“开门红”的策略都是健康险与年金险并重的产品结构。
一位华北地区保险公司人身险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门红’承压不完全代表全年保费收入情况。近两年险企对‘开门红’保费的依赖已经减弱,行业的共识是确保价值增长。在回归保障的背景下,险企不断升级保障型产品,由趸交向期缴保费转型,这延长了行业的负债久期,稳定了整体保费增速,新业务价值也将持续提升。”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2019年保险业“开门红”仍然以调整为主,未来“开门红”占全年保费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全年保费增速进入平滑时期。当前保障型产品转型仍将持续,低价值率产品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
券商分析师认为低利率形势给保险股估值带来的负面因素已基本出清。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表示,低利率趋势仍然明显,可能进一步对保险估值进行影响。当前行业负面因素基本出清,结合市场前期整体情绪较差,目前行业对应PEV0.79倍,估值已接近绝对历史低点。
天风研报认为,寿险股股价隐含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低于2.0%,对于利率预期底已到,预计长期利率下行预期的影响将减弱。目前平安、国寿、新华、太保A股股价对应2018PEV分别仅1.01倍、0.70倍、0.72倍和0.75倍,对应2019PEV分别仅为0.83倍、0.60倍、0.62倍和0.63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投资机会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保险业转型发展,市场看好保险板块的基本面,估值盈利有望提升。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认为,A股寿险龙头股价长期以来由业绩驱动,其估值水平长期徘徊在1倍左右,基本未体现增量利润溢价,同时亦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背离。在加速回归保障的背景下,未来A股寿险龙头的股价或将由业绩和估值水平双轮驱动。待资金面向好,寿险股价弹性值得期待。目前,A股寿险企业在价值回归的转型中成效显著,业务质量更高,但估值水平却长期维持以往,投资机会凸显。
王剑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仍然很低,保障型产品的需求仍然在积蓄。同时,随着新业务价值率的提升,未来新增业绩比以往的业绩更能驱动股价。
西南证券分析师郎达群认为,在经济周期下行和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受到制约,部分中小险企出于到期给付压力抬升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使保险行业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面临负债成本上升,利差有收窄风险。但是从长期看,保险的社会需求依然存在,在养老、健康等险种上还有很大空间。